山东造纸学会

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 实现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2018.10.22

  ——改革开放40年山东省造纸行业发展成果

山东省造纸行业协会 赵振东 高兴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山东省造纸行业围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理念,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了高质量创新发展,2017年经济规模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位,进一步巩固了全国大省强省的地位。

一、产业规模及效益稳定提升

经行业协会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并汇总分析,2017年山东省造纸行业:纸及纸板产量1875万吨,占全国(行业口径)16.85%;纸及纸板出口量112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6%。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1405亿元,占全国(统计口径)15.25%;利税合计131亿元;利润总额89亿元,占全国(统计口径)13.36%;企业平均生产规模9.8万吨,是全国平均规模的2.45倍;行业总资产1730亿元,占全国(统计口径)16.77%。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造纸产业规模效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与1978年山东省纸及纸板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见下表。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造纸产量和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年份

指标

2017

1978

2017比1978(倍)

纸及纸板产量(万吨)

1875

28.33

66

纸及纸板出口量(万吨)

112

0.83

135

销售收入(亿元)

1405

21.46

65

利税合计(亿元)

131

0.65

201

利润总额(亿元)

89

0.36

250

资产总额(亿元)

1730

2.29

755

企业平均规模(万吨)

9.8

0.26

38

二、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显著优化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省造纸产业原料结构和纸及纸板产品结构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趋势,2017年造纸用木浆产量占全国木浆总产量39%,主导产品新闻纸、印刷书写纸、涂布纸及纸板、特种纸等主导产品产量均占全国同类产品20%以上。

1.原料结构持续优化

1978年,我省造纸纤维原料单一,以麦草为主导,没有自制木浆,废纸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根据行业协会汇总分析,山东造纸原料已经优化为木浆(木片)、废纸和非木纤维等多元化结构,其中进口木片和商品纸浆比重提升,化学机械木浆产量持续增加。在原料结构中,2017年自制原生浆比重24%,商品纸浆比重占37%,废纸浆比重占39%。2002年之前山东没有自制木浆,2017年山东造纸用自制木浆产量达到411万吨,占全国木浆总产量39%,其中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产品结构日趋丰富

1978年,我省纸及纸板品种较少,没有新闻纸、涂布白纸板等品种,涂布纸、生活用纸、箱板纸、瓦楞原纸产能也很小。根据行业协会汇总分析,2017年山东省的机制纸、机制纸板分别占总产量50%,品种大幅增加、结构日趋优化。因网略等新兴电子宣传媒体的冲击,新闻纸、未涂布印刷纸和涂布印刷纸市场萎缩或变化较小,在总产量中所在比重有所下降或稳中有降;生活用纸、特种纸及薄页纸、涂布白纸板、箱纸板、瓦楞原纸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增长趋势较明显。

2017年和1978年山东主要纸种产量及比重变化

纸种

2017年

1978年

产量

(万吨)

占总产量比重(%)

产量

(万吨)

占总产量比重(%)

新闻纸

75

4.00

0

-

未涂布印刷纸

360

19.20

10.5

37.5

涂布印刷纸

255

13.60

0.43

1.52

生活用纸

98

5.23

1.07

3.84

特种纸及薄页纸

101

5.39

2.38

8.39

涂布白纸板

340

18.13

0

-

箱纸板

225

12.00

3.17

11.21

瓦楞原纸

235

12.53

1.59

5.62

全省纸及纸板产量

1875

-

28

-

三、技术装备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78年全行业以窄幅1092mm、1575mm及100m/min以下低速圆网纸机和幅宽1600mm及以下圆网板纸机为主,全省1760mm长网多缸文化纸机不到10台,没有幅宽超过2000mm且车速超过200m/min的造纸机。目前全省拥有国内先进及国际先进水平的浆纸生产线100余条,已经拥有数条年产30万吨以上化学木浆生产线和十几条年产10万吨及以上化机浆生产线、数十条宽幅6000mm及以上且1000m/min及以上高车速、自动化智能化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造纸生产线,晨鸣、华泰、太阳、博汇、亚太森博(山东)、齐峰等企业全套引进新闻纸、文化纸、铜版纸、涂布白卡纸、生活用纸、漂白化学木浆和化学机械木浆等先进大型生产线成为主力军,带动了全行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的飞跃,全行业先进技术装备的浆纸产能占到70%以上。

据行业协会的调查汇总,近3年省内建成投产和在建大型先进浆纸生产线产能近1000万吨/年,其中自制原生纸浆产能约200万吨/年,纸及纸板产能800万吨/年。晨鸣集团、太阳控股、博汇集团、世纪阳光、泉林集团等大企业成为铸新淘旧的主力军,其中:太阳纸业新建成、在建浆纸产能约350万吨/年;晨鸣集团新建成、在建浆纸产能约150万吨/年;博汇集团在建箱纸板、石膏板护面纸各50万吨/年生产线;世纪阳光在建80万吨/年瓦楞原纸;泉林纸业年处理150万吨秸秆制浆造纸综合利用项目、6100造纸生产线和2条10万吨/年清洁制浆生产线。特种纸项目主要包括齐峰新材、仁丰特材分别建设年产10万吨/年特种纸项目。生活用纸项目主要包括东顺集团20万吨/年高档生活用纸和济南东顺永芳互联网+智能研发制造新动能项目、山东恒安和维达(山东)纸业分别建成11万吨/年、5万吨/年高档生活用纸。整体搬迁入园升级改造主要包括恒联投资和日照华泰项目。以上先进新产能加快了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四、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走出去”发展呈现新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一批大型骨干造纸企业引领产业发展趋势,不断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市场化手段,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的国内行业龙头、世界知名企业。1978年,全省纸及纸板产量仅有28万余吨,年产5000吨即为大企业了。2017年山东省年产量10万吨以上企业38家,全省有5家大型企业入围全国造纸行业“十强”和世界造纸百强企业,6家上市公司纸及纸板产量、营业收入合计占全省行业的约60%。2017年全省浆纸产量100万吨以上的6家企业中,晨鸣集团纸及纸板产量510万吨,其中省内219万吨;太阳控股集团纸及纸板产量443万吨;华泰集团纸及纸板产量313万吨,其中省内250万吨;亚太森博(山东)浆纸产量225万吨,其中漂白木浆176万吨;博汇集团192万吨,其中省内106万吨;世纪阳光集团134万吨。重点骨干企业浆纸产量、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支撑行业持续稳定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强。

山东部分优势企业 “走出去”发展和对外合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变化,迈出新步伐。其中:晨鸣、博汇、华泰的省外浆纸产能分别达到约500万吨/年110万吨/年85万吨/年,太阳纸业老挝30万吨/年漂白木浆已经投产,泉林集团黑龙江佳木斯、吉林德惠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部分生产线已经投产。经行业协会汇总分析,2017年山东省企业域外纸浆、纸及纸板产量达到220万吨、450万吨,占省内产量的43%、24%。太阳纸业正在筹划美国7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项目和老挝建设120万吨浆纸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山东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环保节能已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基调

改革开放40年来,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国家法规、地方条例、部门标准规范,对于倒逼造纸行业做好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鞭策和促进作用。全行业不断加大投入治理废水、废气和污泥、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合理处置,积极采用节能、节电新技术,取得显著成效。与1978年的全行业环保意识薄弱、基本没有环保治理设施、江河湖海黑水长流被严重污染的状况相比,差距巨大。造纸企业坚持达标排放只是最基本的法律底线,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减轻或消除污染,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以浆纸产能省内最大的太阳纸业为例,截至2017年底累计投入约56亿元用于环保治理和节能减排,在产量提高近10倍、利税增加近7倍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90%,外排水COD出境(地方行政区域界面)水质达到30mg/L以下,仅是地方排放标准一级指标的60%;且按照“分级处理、分质回用”的水循环利用模式,吨纸耗水由原来的逾20 m3降到3-5 m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积极试验外排水的膜过滤技术,实现水循环利用最大化,减少新鲜水耗用量。太阳纸业热电联产外排烟气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固体废弃物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变废为宝,碱回收苛化白泥再生精制轻质碳酸钙,树皮、废渣、污泥等固废进行生物质发电生热,变废为宝。

晨鸣、华泰、博汇、世纪阳光、亚太森博(山东)、泉林等大型企业均不断优化中水处理工艺技术,切实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实施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对锅炉脱硫脱硝和除尘升级改造,排放烟气达到超低排放要求。与2015年相比,造纸行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清水消耗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均有所降低。

六、跨业发展稳定推进,实现产业链增粗变长

1978年,全省造纸行业没有一家跨产业发展的企业,仅仅局限于麦草制浆,生产低端文化用纸(凸版印刷纸、书写纸、有光纸等)和包装纸板(黄板纸等),产业链短而细。经过40年的发展,山东省造纸企业在造纸及其相关产业,如金融、印刷、包装、化工、机械制造、热电、房产、物流、肥料等跨业的发展稳定推进、成绩斐然。晨鸣集团致力打造“产、融、贸”多元产业千亿级企业,实现了提档升级、跨越发展。晨鸣在做好本部、湛江、南昌等浆纸产业的前提下,成立运营了行业内第一家拥有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由“保管型”转变为“运营型”;在湖北建设的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黄冈晨鸣林浆纤纱一体化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海城海鸣矿业的菱镁矿开采及高纯镁砂一期工程也将建成。华泰、博汇集团等稳定发展盐化工产业,实现造纸、化工两大产业并举发展,华泰与全球著名跨国化工集团比利时索尔维集团合作建成了国内首条过氧化氢生产线,食品级过氧化氢产品现已成为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企业首选品牌。世纪阳光集团创新商业模式,实施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组建阳光概念预印中心,引进国际先进预印技术装备,高质高效地打造从造纸、创意设计、印刷、制箱到物流配送的一站式、个性化包装整体解决方案,以“集中印刷,分散成箱”模式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代乳品、啤酒饮料、食品、家电等企业“异地建厂”用箱需求。金蔡伦集团在做好造纸产业的同时,拓展印刷、热电和生活垃圾发电、特种玻璃、新型建材等跨业发展取得较好业绩,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建设国家重大水专项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规划金蔡伦集团森泉水厂出水用于集团工业用水和城市非饮用水,践行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泉林纸业“泉林模式”的“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实现了秸秆资源生产制造浆纸、黄腐酸肥料等产品的最大价值化,成功实践了由单一浆纸到浆纸、黄腐酸肥料融合跨业发展。优势企业成功实施跨产业纵横向发展,既增强经济实力,又提升抗风险的综合能力。

七、国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水平有较大提升

1978年,我省制浆造纸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以小型制浆造纸装备的设计制造为主,也谈不上木浆、废纸制浆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经过40年的发展,山东制浆造纸装备设计制造方面取得较大实质进展和突破。2015年3月20日,泉林纸业“秸秆立式连续蒸煮制浆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这是继“秸秆清洁制浆新技术”、“环保型秸秆本色浆制品技术研究”、“秸秆制浆废液生产木素有机肥技术研究”、“本色麦草浆清洁制浆技术”后,泉林纸业获得的第5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鉴定的专利技术。昌华机械科技幅宽5m以上、车速700m/min的靴式压榨技术在德州泰鼎稳定运行实现突破。恒星股份和凯信、华林、信和机械等中高速卫生纸机(800-1500m/min)及其关键部件钢制扬克缸设计制造技术日趋成熟,客户越来越多。汶瑞机械印尼200万吨/年大型木浆生产线成套技术80%以上自制或国内配套投产运行。淄博泰鼎机械科技自主研发的分区可控中高超级软压光机(12辊)、软压光机填补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在造纸企业污泥脱水干化减量或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景津环保自主研制的“景津”牌压滤机、晨钟机械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套“污泥螺旋挤压脱水系统”均已在造纸行业广泛应用,污泥焚烧生热发电的后干化技术也在日趋成熟。

经过40年的持续发展,山东造纸产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需要跨越一些政策性、结构性关口,坚持优化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增加花色、研发新产品,大力实施技术改造,不断实践高质高效创新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浆纸产品的需要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立即报名
请完善您的信息

报名成功